地理科学专业简介

培养目标: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,系统掌握地理学基本理论和现代地理信息基本技术,熟悉防灾减灾救灾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地理科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。学生毕业5年左右,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,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能够在国土、环保、水利、农林、气象、规划、测绘、教育、防灾减灾、应急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,胜任自然资源调查与环境保护、自然灾害监测与风险评估、区域城乡规划与开发管理、防灾减灾救灾宣传以及中学地理教育等方面的工作,了解地理学科尤其在防灾减灾救灾研究方面的前沿进展,具备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提升自我的能力,为开展基于地理学科的防灾减灾救灾的研究服务。

主要技能: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地理学、教育学、心理学等基础理论,以及现代教育技术,开展中学地理教学;掌握ARCGIS、MAPGIS、ENVI、MAPINFOR等地理信息系统方向主要软件的操作,掌握编制地图的基本方法;掌握野外土壤、植被调查的基本方法;掌握基本气象要素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常见仪器的操作.

毕业去向:宽口径就业,可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继续深造,可到中小学从事地理教育,可在国土、环保、水利、农林、气象、规划、测绘、教育、防灾减灾、应急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相关工作。

师资队伍: 本专业教研室共有校内教师9名,其中教授2名(1名为博士生导师,1名为硕士生导师),副教授3名(1名硕士生导师),讲师4名。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55.6%。教师队伍中,有4人拥有博士学位。学科带头人1名,分别在国内地理信息技术应用、人文地理方面具有一定地位。承担了国家级、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,经常开展国际国内学术的交流与合作。

实验条件:本专业设有土壤实验室、植物实验室、地质实验室、地理信息技术实验室,以及室外气象观测站。室内实验室总面积310平米,仪器数量388台套。其中全自动凯式定氮仪2台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台、火焰光度计2台、红外高温消解炉2套、植物培养箱2台、生物显微镜15台、植物标本100件、土壤标本12套(30种一套)、岩石及矿物标本200件、虹吸式雨量计2个、ARCGIS软件31套、ENVI软件25套、SURFER软件1套等。室内外实验条件均能满足地理科学专业土壤、植物、气象、地质、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教学科研需求。

实习基地:本教研室目前已建校外实习基地2个,拟建实习基地5个。其中秦皇岛黄金海岸实习基地作为本专业学生的地质、地貌、水文的实践教学场所,承德塞罕坝实习基地为学生开展土壤、植物的实践教学提供场所。近2年将在北京和我校周边新建1个人文地理实习基地、2个地理教育实习基地和2个地信遥感实习基地。这些校外实习基地主要为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提供实习教学场地。